宣化庙桥何其多
当前位置:首页 > 京西第一府 > 旅游常识
  发布时间:2017-03-31   信息来源:政府办
   

  古城宣化不少街巷以寺院、庙宇、庵堂与桥定名,如城内天泰寺街、九天庙街、灵官庙街、海潮庵巷、南关的姑姑寺街、观音后街和桥东街、桥西街等。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岁月的流失,如今,这些寺庙、小桥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在民间仍流传着宣化有72座庙和72座桥。
  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代末期,朝政腐败,苛政暴敛,民不聊生。农民出身曾出家为僧的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后,因战功显著受到重用,指挥军队统一南方后,又遣军此伐,直至攻陷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夺取政权建立明王朝后,特别是燕王朱棣于建文4年(公元1402年)发动“靖难之变”称帝迁都北京后,明王朝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到崇祯17年(公元1644年)的240多年间以及清代,为了加强边防建设和保卫京师,沿外长城一线,在修建聚集重兵城堡的同时,陆续修建了一些宣扬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的寺、庙、观、庵。宣化城区的庙宇,寺院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专供各级衙门、政界官员日常与节日祭祀的相国庙、武庙、社稷坛等。二是各行各业祭拜祖师的,如商贾届祭祀的火神庙;木、瓦匠祭祀的吕祖庙;戏剧届祭祀的郎神庙。三是黎民百姓祈祷天地、企盼幸福、早生子孙祭祀的龙生堂、观音寺、奶奶庙等;四是僧、道、尼姑拜祭的弥陀寺、三清宫、普善庵等。据民国11年(公元1922年)编印的《宣化县新志》刊例,到清末民初时,宣化城厢共有各类寺庙108座。由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于1911年推翻清王朝后,在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和进程中,采取多种措施与方法,在广大城乡积极兴办教育。当时,宣化在民间曾流传着“中华民国大改良,搬倒泥像建学堂”的歌谣。不久,当局派人将皇城桥西的三官庙、米市街的泰山庙、南关宝光寺与大北街的真武庙改建为国民学校。随着形势的发展与需求,有关部门又将皇城桥北的首座寺、大北街的文昌祠分别改建成师范讲习所与工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文教事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寺庙被拆除,有的被工商企业与文教单位改建占用。至今,宣化城区内原建于元代初期立化寺的砖塔与建于清乾隆年间弥陀寺内的砖雕五龙壁,由于当地文博部门与有关单位精心保护与管理,现均保存完好,分别被列为张家口市和河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小桥多为明、清时期及历代根据城区南低北高的地形,为了便于雨后排水,有利于通行,当时的宣化府署、县衙选择一些居民较为集中、地处闹市的十字街头进行修建,桥名也据此而定。如修建在原西操场街(今槐树底街)东口的小桥,因紧靠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朴穗居住的谷王府(又称皇城,原河北地院处)所以取名皇城桥。在南门外关厢十字路口建的桥,叫南关桥,建在米市街的就叫米市桥。还有专门为便于行人散步赏景的,如建在大北街的一座桥,就叫观街桥。另有一种桥是在一些偏静小巷,由住宅中商户投资或是居民集资修建的。如大西街中段路北的董家桥,按院街东口的支架桥就属于这种情况。选自《张家口晚报·今日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