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台戏
当前位置:首页 > 京西第一府 > 旅游常识
  发布时间:2017-03-31   信息来源:政府办
   


  秋日的午后,在宣化老城区内寻寻觅觅,忽然一阵管弦之声传来,知道有好戏开场了。

   这是一个民间的戏场子,临街的一间不大的棚子,算是戏棚了。一支男男女女组成的乐队,投入的拨弄着他们手中的乐器,一个没有穿戏装的普通打扮的人,站在戏台中央,拿着舞台上的范儿,正咿咿呀呀的唱着。看戏的人已经黑糊糊一片了。
   看戏的人是背对着马路的,他们很近的围拢在戏台周围,神情专注的听。唱戏的人是面朝着马路的,他唱给台前的人,也唱给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以及马路对面的人听-一些人远远的停留在马路对面,或坐或蹲在人行道上,或倚在自行车上,呈现出一副散漫休闲的姿态。他们可能是专门等在那里的,也可能只是暂时停留一会,然而却给看戏的队伍增添了一些规模和情趣。
   戏班可能是社区临时组织的,很随意的样子。一曲终了,唱戏人下去了,换上另一个接着唱。戏棚里有点暗,唱戏的人就站在阴影里。听不太懂他唱的是什么,只是站在唱戏人的背后,看他们拍着巴掌。
   一个老街市井里的小小戏台,一群毗邻而居的左右街坊,或许就是宣化古城日常生活里最平凡的一个景象吧。
   宣化一带过去被称作“戏窝子”。无论城市乡村,不管是节日、庙会还是红白喜事,都是要唱戏的。宣化本来有书序自己的地方秧歌戏,是一种趋于戏剧性的民歌,类似内蒙古的二人台,剧情、角色、服饰、道具简单,唱词道白都用民间俗语,乡土气息浓郁。每逢冬闲或逢年过节,这种小戏演出甚多。《宣化府志》就有“上元时节民间甚行踩高跷,耍社火,唱秧歌,俱以为乐”的记载。但这种秧歌戏很快就被一个外来剧种晋剧所取代了。
   晋剧传入到宣化是与晋商有很大关系的。清朝中叶,在宣化经商的有很多山西人,他们在宣化办钱庄,设票号,开当铺,几乎垄断了宣化的金融命脉。“商路即戏路”,晋剧也随之引进了。那些晋中大贾们为了解相思之情,并扩大商界影响,不惜花费巨资,把晋中戏班招来宣化演出。由于当地乡民多为山西移民后裔,与山西属同一语言音韵体系,所以晋剧一经传入,即为乡人喜闻乐见。
   有许多山西名伶相继来到宣化,一开始在乐楼上唱庙会戏,后来又进戏园子唱园馆戏,一些官衙、士绅还将他们请到家里去唱堂会。当时的艺人想要出名,是一定要到大同、宣化、张垣走一走的,只有在那里红了,回到山西才被人承认是名伶。他们中有的就定居在了宣化。
   而当地的乡间插秧班,也改成“富荣班”、“黄德胜科班”、“长胜班”、“玉顺班”等以唱山西梆子为主的戏班了。就连乡人自唱自乐的坐唱班、鼓乐班,吹奏的也是山西中路梆子经常上演的几出看家戏;走在乡间路上的农民,哼唱的也是晋剧的戏文……晋剧已成为宣化名副其实的地方戏了。
   由于宣化的戏多是在寺庙戏台上来唱的,所以叫“庙台戏”。庙台即庙院内外的“乐楼”,也叫戏楼。宣化庙多,广乐楼就有40多座。一般的乐楼都是可三面看戏的戏台,前后台用画着山水的隔扇分开,上下场的莲花门分别在隔板两侧,上场门为“出将”,下场门为“入相”。乐队坐在莲花门两侧,文场在下场门前,武场在上场门前。在戏台的柱子前面。还立有当天的剧目广告。
   宣化的庙会戏,从每年正月十九在牌楼东街火神庙由各商号集资演“开市戏”起,一直唱到八月十五前后,几乎是月月有戏看。戏剧内容也由祈年、酬神和祭祖逐渐演变为社会娱乐之事,并渐有固定演出日期。一般以三天为一台口,而一台戏又分为起唱、正唱、末唱。三天戏每天开日夜两场,一场戏演三四个小时,也有四天一台和六天一台的。群众什么时间看哪个台口的戏,也都形成了习惯,届时就打探了消息,邀上亲朋好友,热热闹闹的去了。只是看戏时,男人和女人是要用绳子隔开的。
   据说宣化最惬意的是在西门外柳巷的风神庙会上看戏。那里绿柳婆娑,风景优美,赶会的人“各据一柳歇其下,无限愉快”。那据柳闲坐,半是看戏半是观景的情形,大概就与眼前这台市井庙台戏差不多吧。
   而在戏台的对面,恰巧有一座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