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府的设防
当前位置:首页 > 京西第一府 > 旅游景区
  发布时间:2017-03-31   信息来源:政府办
   

  “宣府",狭义的理解即为宣化城(垣内)或城区(据《宣府镇志》记述,明代城区范围:“镇城东距鸡鸣山,西距洋河,南距深井,北距东望山,广一百二十里,轮一百一十五里。”),明代也叫“镇城”;广义的理解则为万全都司,基本相当于今赤城、万全、怀安、阳原、蔚县、涿鹿、怀来、宣化、延庆九县地和张家口市的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四区,明代也称“宣府镇”、“宣镇”或“宣府边”,本文所述均指广义而言。
  一、军事地理形势
  宣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帝开天,轩辕为盛,稽自阪泉,营于涿鹿,勋得翔浃,万国合符,维兹上谷,固神灵之奥宅,而赤县之首区也。”(引自《宣府镇志》),故有中华历史起于涿鹿之说。做为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从那时起,开始创造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然而,伴随着生产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私有制的产生,同时也生产了野蛮的流血战争。“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传说即是。唐朝诗人胡曾当年游历涿鹿时,曾作有怀古诗《涿鹿山》记述了这次战争:“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历史上,宣府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昔周道既衰,戌狄猾夏城筑于秦(说明在秦代时就有少数民族在宣化这里筑城了),亡降于汉,和好于唐,……沿历于宋元"(引自《宣府镇志》),朝代的更替,民族的兴衰,都离不开频繁的掠夺和战争。在汉民族几千年的防御史上,北方历代为患,主要来自“夏曰獯鬻,周曰猿狁,秦汉日匈奴,汉末日乌桓,晋日鲜卑,南北朝日蠕蠕,隋、唐日突厥,宋日契丹,及女真衰而蒙古起焉。"因为宣府是内地通往蒙古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就成了“北陲第一镇"、“自古为戎马驰驱之地"。据志书记载概略统计,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北方部族经宣府南犯较大战争就达70次。明代尤甚,蒙古诸部经宣府南犯,骚扰竞达50多次。所以,汉民族的每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北部边防。特别在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上,外患虽然来自几个方向,但威胁最大的还是蒙古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诸部。所以,宣府成了明王朝生死攸关的边防重镇。
(待续)(宣化文史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