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区情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宣化概况
  发布时间:2017-12-01   信息来源:政府办
   

 

宣化区是张家口市市辖区之一,位于中心城区的东南部,东距北京150公里、天津247公里,西距大同180公里,北距内蒙古乌兰察布市169公里,是连接京、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境内有110、112、207三条国道,宣大、京藏、张石、张承、京新五条高速,京包、大秦、宣庞及京张城际、蓝张、张唐六条铁路,距张家口机场仅20公里,已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京张城际铁路通车后,京宣两地车程可缩短到35分钟左右,宣化将全面融入“首都1小时经济圈”。
【行政区划】2016年1月,设立新的宣化区。现全区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辖7镇(庞家堡镇、赵川镇、贾家营镇、顾家营镇、洋河南镇、崞村镇、深井镇)7乡(春光乡、河子西乡、侯家庙乡、李家堡乡、江家屯乡、塔儿村乡、王家湾乡)7个街道办事处(大北街街道、皇城街道、天泰寺街街道、南大街街道、南关街道、工业街街道、建国街街道),共314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60万,人口和城市规模居全市区县之首。
【历史沿革】宣化历史悠久。夏商属古幽州,秦汉为上谷郡,唐置武州领文德县治所,唐天宝年间建雄武军城,金代最早使用“宣化”名称并设州,元曾为宣德府,明设宣府镇为长城九边重镇之首,清时为全国72府之一,至清康熙三十二年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寓有“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民国历为市、县、日伪宣化省治所;抗战胜利后,宣化为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主政府——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设县、镇、市,1961年宣化市、县分治,1963年宣化市更名为宣化区,55年后的2016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原区、县建制,设立新的宣化区。
【自然资源】宣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区内物产丰富,汇集了洋河、柳川河、桑干河及大、小泡沙河五支水系,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30余种,煤炭、铁矿石、黄金、辉绿岩、富钾页岩、白云岩等储量较为丰富,膨润土上表储量位居全省之首。享有盛名的宣化战国红玛瑙资源丰富,红色玛瑙有22种,黄色玛瑙有19种,分布于塔儿村乡滴水崖村周边山区,核心区域近20平方公里,品质好、图案多、造型千姿百态,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
【文化旅游】宣化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为全省60张极具河北特色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互融,留下了众多文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内现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共11个点:宣化古城(含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下八里辽墓群(含Ⅰ区、Ⅱ区)、明长城、时恩寺大殿、柏林寺、佛真猞猁迤逻尼塔、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共6个点:五龙壁、立化寺塔、关子口遗址、小白杨墓群、直隶省立第十六中学堂及天主教堂;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河湾挎鼓,鼓声如行云流水,经典鼓点“凤凰三点头”极具民间艺术特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柏林寺庙会、趄柳树窗花等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宣化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构建出“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形成以宣化文化古城景区、王家湾桑干河大峡谷旅游区、庞家堡碾儿沟旅游景区、洋河南青泉战国红玛瑙交易市场、黄羊山文化园、宣化国玉陶瓷文化园为龙头的环京津旅游特色景区20处,正在逐步推进钟鼓楼文化一条街、葡萄文化主题公园、大辽文化遗址公园等10余个文化旅游项目;区内现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14家,旅游定点餐饮单位13家,音乐厅、健身中心、酒吧、购物商场、超市林立,是承接京津、辐射相邻县区的旅游中转站和集散地,形成了“住在古城、吃在宣化、游遍张垣”的文化旅游格局。宣化文化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正在积极申报4A级旅游景区;宣化古城墙与南京、西安等12个城市联合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行列;王家湾乡谢家湾村、塔儿村乡窑子头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桑干河大峡谷旅游区、假日绿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位列“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假日绿岛还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工业基础】宣化区是张家口市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河北省的工业重镇,具有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各业手工作坊在清代已渐兴起,民国初年办起了近代工业龙烟铁矿公司;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冶金、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制造为骨干,以建材、啤酒、化工、陶瓷、造纸、印刷等为辅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宣化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服务绿色奥运、引领中国制造的绿色智能制造基地。以宣钢、钟楼啤酒为代表的钢铁、化工、食品等传统工业加速改造升级,以华泰矿冶、泰业潜孔为代表的钻机产业形成了集产品自主研发、制造、装配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北汽福田汽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正向中高端迈进,全区现拥有规上企业63家。
【农业特色】全区现有农业人口22.5万人,耕地面积80.3万亩,农业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城郊特色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优质玉米、张杂谷、马铃薯等.实施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24项,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31家;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发展市级蔬菜产业标准园7个,申报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1个,申报部级蔬菜标准化园区1个。养殖业以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养殖为主,14个养殖场取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是“全省肉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区)”。城郊特色农业主要有宣化牛奶葡萄、羊坊路口蔬菜、刘家窑西瓜、小慢岭草莓、河子西薰衣草等;拥有1800多年种植历史的宣化牛奶葡萄,皮薄、肉嫩、口感好,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在明、清时代,被列为皇家贡品,1915年曾在巴拿马万国物产博览会上获金奖。其独特的漏斗架栽培方式世所独有,极富观赏价值。2007年,宣化牛奶葡萄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宣化牛奶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续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3年,“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地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宣化古城始建于唐,有着近1300年的建城史。解放初,建城区面积只有15.69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旧城改造为主、新区开发并举”的思路,通过东拓西进、南联北扩等一系列举措,主城区面积拓展为37.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城建面貌变化巨大,形成了“四纵四横”方便、快捷的城市道路网;建成了万柳公园、西城垣公园等10余个大型综合公园广场、40余个街头便民休闲游园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68平方米;先后完成了羊坊污水处理厂建设、姚家坟垃圾处理厂建设、城区集中供气供热改造、洋河南北污水管网、煤气管网、供水管网建设改造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外环路的建设,使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成功入选《环球时报》全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并连续多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双”百强。
【投资环境】宣化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投资环境良好,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广阔,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办厂、经商的好地方。园区发展迅速,累计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河北宣化经济开发区、南山园区、京张奥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园区4个,规划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宣化区委、区政府致力于用硬手段改善软环境,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明晰行政审批事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大力培育“三大两新一高”主导产业,倾力打造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良好的招商引资大“磁场”,最大限度地为客商营造满意、高效的服务环境。